毕业生去应聘,招聘人员问:“你在学校都考过什么证吗?比如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什么的。”
学生:“考过啊,我有很多证。”
招聘人员很感兴趣,就问:“都有哪些证。”
学生:“都是准考证。”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证’字的双关语义制造反转效果,利用招聘场景的普适性引发共鸣。在预期违背方面,招聘人员期待的资格证书与学生回答的准考证形成鲜明对比,结尾的谐音梗简洁利落地打破常规逻辑。社会洞察层面暗含对求职市场证书焦虑的调侃,但未触及敏感边界。语言节奏上采用经典‘铺垫-抖包袱’结构,符合三翻四抖的喜剧节奏。准考证作为学生群体共同记忆符号,在延迟笑点和记忆度上有优势,但因谐音梗创新性不足且缺乏层次叠加,导致惊喜阈值中等。
2020/09/12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