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打电话来,说今晚有应酬,不能回家吃饭了。
儿子问:“妈妈,什么是应酬?”
我向儿子解释:“不想去,但是又不得不去,就叫作应酬。”
儿子恍然大悟。
第二天早上他要上学了,向我说:“妈妈,我要去应酬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孩子天真误解'应酬'一词制造反转笑点,精准击中成人世界的无奈共鸣。母亲用'不想去又不得不去'定义应酬的铺垫自然合理,次日孩子将上学称为应酬的转折既意外又符合儿童逻辑,双关语产生荒诞反差。简洁的三段式结构(提问-解释-错位应用)形成完美节奏,职场应酬与上学痛苦的类比暗含社会洞察,在亲子对话场景中安全地完成了对两个群体生存状态的幽默解构。
2024/09/27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