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鬼才,不吃没觉得有啥问题,咬一口立马觉醒
 
啥咬吕洞宾?
网友称吃到印有“吕洞宾”字样月饼咬一口后发现被冒犯了,厂家回

真是鬼才,不吃没觉得有啥问题,咬一口立马觉醒

网友称吃到印有“吕洞宾”字样月饼
咬一口后发现被冒犯了,厂家回应

洞宾
观象
观象视频
2025-09-19 17:55:16
真是鬼才,不吃没觉得有啥问题,咬一口立马觉醒 啥咬吕洞宾?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张图片之所以幽默好笑,是因为它巧妙地利用了中文的双关语和网络流行梗。 “咬吕洞宾”这个说法本身是一个汉语俗语,意思是“不识好人心”,源自一个民间故事:吕洞宾是八仙之一,传说他为人善良,曾帮助过很多人。但有一次他帮人时,对方不但不感激,反而咬了他一口,因此后来人们用“咬吕洞宾”来形容那些不懂感恩、恩将仇报的人。 而在这张图中,月饼上印着“吕洞宾”三个字,网友吃了一口后才发现自己“被冒犯了”——这正好与俗语“咬吕洞宾”形成了绝妙的谐音双关。原本只是个普通的月饼,结果一咬下去,就变成了“咬吕洞宾”,仿佛自己成了那个不懂感恩的人,瞬间从美食体验变成了“社死现场”。 更搞笑的是,这种“被冒犯”的感觉是通过吃月饼这种日常行为触发的,反差感极强。本来是享受节日美食,结果却“觉醒”了文化梗,让人哭笑不得。再加上“真是鬼才”“不吃没觉得有啥问题,咬一口立马觉醒”这些评论,进一步强化了荒诞又机智的喜剧效果。 所以,它的幽默在于:把一个古老的俗语,用现代生活中的食物场景重新演绎,制造出意想不到的笑点,既接地气又充满智慧。 该图片涉及中文俗语'不识好人心'的典故来源——吕洞宾的民间传说,以及网络流行梗中对谐音双关语的创意运用,结合中秋节月饼这一传统食品进行幽默重构,反映了当代网民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戏谑化再创作现象。
19
收藏
09/19 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