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大罐子里装满可乐,把一只小白鼠放进罐子中,不一会老鼠就死了。专家认为可乐中有种成分能把老鼠毒死,但究竟是什么成分呢?
人喝了对身体有没有害呢?
经过三年的精心专研,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数百次的验证与讨论,终于得到了结论:原因是可乐太多把小白鼠淹死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个笑话通过制造科学研究的严肃性与荒诞结论之间的反差达成幽默效果。前半段构建了符合大众认知的科研场景(三年研究、数百次验证),随后用‘可乐太多淹死’这种违背常识的结论打破预期,形成强烈反转。利用‘专家耗费资源研究明显事实’的讽刺性洞察,既调侃了官僚化科研现象,又以物理常识错误制造无害荒诞感。简洁的递进结构(提问-悬疑-神转折)符合相声‘三翻四抖’节奏,且规避了文化敏感元素,使不同背景受众都能迅速理解反转逻辑并产生分享欲望。
2024/09/27 19:08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