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去北京看儿子,他买了一张硬座票,上车没有座位。转了几节车厢后,进了软座车厢找到个座位坐下,舒服地抽起烟来。
过了一会儿,乘务员过来对他说:“无烟车厢,抽烟罚款!”
老刘刚交了罚款,乘务员检查了他的火车票,说:“硬座票坐软座车厢,罚款!”
老刘交了罚款,离开了软座车厢。
到了太原,他叫了辆黄面的。一看座位是软座,就蹲在了座位前面。司机一边抽烟一边问他为什么不坐在座位上,老刘冷笑道:“你以为我不知道,硬座票坐软座是要罚款的,我还知道,这是无烟车厢,你想勾起我的烟瘾再罚我的款,没门!”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两次规则惩罚的叠加铺垫,在出租车场景中完成错位认知的反转。老刘将火车规则机械套用到出租车的行为,既延续了前文硬座/软座、有烟/无烟的双重规则困境,又利用交通工具属性差异制造荒诞感。司机抽烟与乘客蹲座的镜像错位,形成双重讽刺:既暗讽教条式执法导致的过度防备,又以角色立场的互换解构规则权威。最后'勾起烟瘾再罚款'的被迫害妄想式推理,将小人物的生存智慧与体制规训的对抗推至滑稽高潮,符合'压力释放+荒诞解构'的幽默机制。
2024/09/27 13:0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