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一个男性朋友说,有一天他们宿舍的人一起出去喝酒。有个酒量不好的人喝得大醉,被扛回来后一直喊着要游泳。于是他在走廊里躺在地上做出各种游泳的动作。更过分的是,他的宿友和同班男同学都出来一边大笑看他游,一边往他身上泼水。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醉酒游泳场景通过荒诞行为制造反差笑点:醉酒者将宿舍走廊幻想成泳池的肢体表演,配合围观者泼水的互动,形成醉酒者主观认知与现实环境的错位。泼水行为既是对其'游泳'诉求的戏谑满足,又暗合'人工造浪'的逻辑延伸,达成双关效果。群体围观与参与的场景容易唤醒观众对大学集体生活的共情记忆,泼水动作与游泳姿势的同步强化了滑稽表演的沉浸感,符合'安全地打破规则'的幽默机制——既未造成实质伤害,又通过群体互动消解了单人发疯的尴尬感。但受限于文字叙述形式,肢体喜剧的视觉冲击力未被完全传递,部分削弱了笑果。
2024/09/27 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