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看完宁泽涛的比赛后顿时陷入了疯狂,我不禁埋怨道:“你现在眼里只有宁泽涛了!”
女友转头看了看我:“是你在和我说话吗?”
“泽涛?”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利用谐音梗和双重身份认知制造反转,符合幽默标准。首先通过女友对宁泽涛的痴迷建立矛盾,随后以"泽涛?"回应前句"在和我说话吗",既暗合宁泽涛姓名又模拟应答语"在吗"的发音,形成语言双关。其笑点来自三个层面:1、打破对话逻辑链条,将人物姓名强行转化为对话应答;2、利用"泽涛"与"在吗"的发音相似性制造意外转折;3、精准捕捉追星族忽视现实伴侣的社会现象,引发情感共鸣。结构上遵循"三翻四抖"节奏,前两句铺垫矛盾,末句突然跳脱逻辑实现反转,符合喜剧创作原理。但因依赖特定姓名谐音,存在一定文化门槛,对不熟悉该运动员姓名的受众效果会减弱。
2024/09/28 02:12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