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我和我的小伙伴在放鞭炮。这时来了个叼烟的小青年,他问我们要了一个。我们告诉他这是很快很响的一种。
 
他自信地点头,用烟来点鞭炮,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烟丢出去,把鞭炮放在嘴里……于是……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意外反转制造幽默效果:叼烟青年误将鞭炮含入口中、烟头扔出的行为打破常规逻辑,符合‘预期违背’原则。场景选择具有春节放鞭炮的普适性,用烟点炮的细节既体现生活真实感又暗藏荒诞伏笔。动作‘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夸张描述与最终结果的强烈反差形成有效笑点,且肢体动作错位的视觉画面易引发联想。但存在两处削弱效果:1.未明确展现青年发现错误后的反应,缺乏延迟笑点的余韵;2.对爆竹种类说明稍显冗长,影响节奏感。整体属于典型动作错位型笑话,能达到即时发笑但记忆度较弱。
152
收藏
2024/09/28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