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东北人,深圳回来一个同学,楼主请吃饭,他带来一个深圳本地朋友。
这哥们真牛,桌上有一盘爆炒丝螺,他吃的时候夹一个说:“公的。” 扔掉。 又夹一个:“公的。” 扔掉。 直到认为不是公的才吃。
借着上厕所的机会我就问朋友:“你这个朋友真牛,吃个丝螺都能分出公母,怎么分的?”
朋友:“他说的是空的……”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利用谐音梗制造了精妙的双关反转。前半段通过反复强调'公的'建立悬念,让听众误以为存在生物学层面的性别分辨技巧,最后通过'空的'方言发音差异实现认知颠覆。该笑点符合'意外与反转'标准中的预期违背,同时'公的/空的'谐音梗属于语言技巧中的双关运用。场景选择具有南北文化碰撞的趣味性,吃海鲜吐壳动作的日常化描写增强了代入感,结尾抖包袱的节奏控制得当,方言差异造成的误会也规避了冒犯风险。但部分非南方方言区受众可能需要反应时间,且海鲜吐壳行为的普遍性稍弱于其他生活场景,导致共鸣广度略有受限。
2019/02/26 08:02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