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招聘程序员,程序员A、B、C前去面试。
考官问他们程序出错的经历及如何对付时间这种数据。
A:我编过数万行程序,从来没出过错。
我很细心,将时间精确到毫秒没有任何问题。
B:程序出错在所难免,但我特别擅长在最短时间内将错误找出来并将其纠正。
用四舍五入将时间精确到秒就足够了,精度太高影响运算速度。
C:迄今为止,我编的程序只出过一种错误:运算结果总是比正确结果大一些。
至于时间,学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计算机用二进制进行计算,而时间是六十进制,所以,处理时间这种数据有技术难点。
我认为可用近似取值将问题简化,比如一分钟三十秒,就近似为三分钟这种可以被六十整除的数。
结果,程序员C被录用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程序员C的反套路回答制造意外反转,符合幽默的预期违背原则。C以技术性解释包装荒诞逻辑(将1分30秒近似为3分钟),利用专业术语与荒谬结论的对比制造笑点。其自曝程序错误的方式形成自嘲式幽默,而面试录取反常规结局则暗含对职场选拔标准的隐性调侃,在程序员群体中容易引发共鸣。但部分非技术背景受众可能因二进制/六十进制等技术细节理解门槛削弱笑点感知,且近似取值三分钟的夸张程度稍显刻意,影响了自然感。
2024/09/27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