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考毕业后,我跟一个同学分数都不多,只够大专的。结果,他收到了十多个学校通知书,我收到了一个……
被他好一顿嘲笑……
报道那天,我俩相遇在同一所学校……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数量对比制造荒诞反差,铺垫‘被嘲笑’的情绪后,在结尾用‘相遇同一所学校’实现反转,既讽刺了部分大专院校滥发通知书的现象,又用‘殊途同归’消解了最初的优越感落差。核心笑点在于用具体数字(十多个vs一个)建立强烈对比,再通过现实结局打破表面差距,符合‘预期违背+社会洞察’的双重幽默机制。但受限于文化语境(需了解高考录取机制),且未使用双关等语言技巧,导致冲击力稍弱。
2024/09/27 17:25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