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网约车新政了么。”
 
我妈的声音很兴奋。
 
这个我完全可以理解,她一向不喜欢我打Uber,叫滴滴的。那些关于网约车不安全的信息,我娘亲都用小本本记得很清楚的。
 
“看到了呀。”
 
“我记得你叫车的时候,都能和司机互相看见对方的电话是不是。以后啊,你出门前都要好好收拾收拾,不要不洗头出门,特别是你要叫车的时候。”
 
“为啥啊?”
 
“北京户口,有本地车牌,开的都是2.0L或者1.8T以上排量的车,这条件,平时介绍对象都不好碰,现在滴滴都给你筛好了。”
 
我,一口羞涩的鲜血差点儿喷到屏幕上。
 
当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亲妈关心你飞过的领域,能不能撞上桃花。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段内容通过母女对话的日常场景,将网约车新政与相亲条件巧妙嫁接,制造了强烈反差。母亲用婚恋焦虑解构政策条款的行为,既符合中国式家长催婚的集体共鸣,又以夸张的类比打破常规认知(用滴滴筛选对象)。结尾'飞过的领域撞桃花'用诗意语言解构沉重话题,形成荒诞幽默感。符合'意外反转+社会洞察+情感释放'的多重幽默机制,但部分受众可能因缺乏催婚经历降低共鸣,因此未达满分。
282
收藏
2024/10/02 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