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去街上买东西,正好路过卖糖葫芦的地方,看到这样的一幕:一男孩对卖糖葫芦的说,叔叔,我没带钱,你能给我一串吗?
 
男孩见他犹豫不决,立马又说:“给我一串,我就给你学王八叫。” 终于,在男孩的软磨硬泡下,他答应了,给那个小男孩一串。 男孩子吃完后,仰起脖子大喊一声:“卖糖葫芦的来喽!”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两次预期违背构建笑点:第一次是男孩用'学王八叫'换取糖葫芦的反差交易,第二次是男孩吃完后用'卖糖葫芦的来喽!'这种曲线履约方式完成双关承诺。结尾的谐音梗既保留了学乌龟伸脖鸣叫的视觉联想,又暗合市井吆喝声的声效特征,用童稚逻辑解构了成人世界的契约精神,在冒犯边界内完成了荒诞解构。延迟反应的文字游戏(学王八叫=模仿叫卖声)和孩童特有的狡黠形成记忆点,符合'用无害方式打破交易规则'的幽默本质。
282
收藏
2024/10/26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