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以前身体不好,现在跑马拉松都能拿冠军。
 
B:好样的。
 
A:我以前看见书就想睡觉,现在看到书兴奋得睡不着。
 
B:好样的。
 
A:你呢,近来有什么进步?
 
B:你知道我以前脾气很坏,听到人吹牛,就想打人。现在脾气好多了,听到谁吹牛,我都会说“好样的”。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对话通过三层递进的讽刺结构制造笑点:首先用A夸张的自我吹嘘(跑马拉松夺冠/看书失眠)建立荒诞基调,接着B两次机械重复的“好样的”形成语言节奏,最后在第三回合用B的“脾气改良”完成对A的反杀,揭露前文吹嘘本质的同时,也完成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讽刺的角色反转。该笑话精准捕捉了社交场合中应付吹牛者的微妙心理,用表面夸奖暗藏反讽的“好样的”作为贯穿线索,既保持了语言简洁性,又在结尾通过自嘲式坦白实现双重解构——既讽刺了吹牛者,也消解了应付者的道德优越感,符合成年人社交场景中'看破不说破'的默契,容易引发会心一笑。
267
收藏
2024/09/27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