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家人在桌上吃晚饭,儿子突然问我:“爸爸!你知道我像谁吗?”
 
我说:“像妈妈!”
 
儿子摇摇头说:“不是。”
 
我说:“像爸爸!”
 
儿子说:“也不是!”
 
我当时脑袋一翁!
 
难道还会像别人?
 
顿时头脑里闪过平时跟老婆关系比较近的男人的画面。
 
儿子接着说:“像镜子里的自己。”
 
哎呀!
 
吓死我了:“谁教你的?”
 
儿子说:“王叔叔”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父子对话制造了双重反转笑点。第一次反转在‘像镜子里的自己’打破父亲猜父母的血缘预期,第二次‘王叔叔’的突然出现既制造了父亲误会第三者的荒诞感,又暗合镜子需要他人教导的反常识逻辑。利用家庭场景的普适性铺垫安全感,用职场称谓‘叔叔’制造非亲属介入的冒犯临界点,符合儿童视角的单纯与成人世界猜疑的认知错位。结尾留白的‘王叔叔’触发延迟笑点的同时,用开放式结局刺激听众二次解读欲望,使单线对话产生职场伦理梗和镜子哲学梗的双重解读空间。
311
收藏
2018/12/21 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