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盲人打灯笼走在路上,旁人问:“你双眼失明,打灯笼何用?”
 
盲人答曰:“我哪里是为自己,我是怕他人看不清路。”
这是儒家。
 
盲人答曰:“我是怕别人撞到我。”
这是墨家。
 
盲人答曰:“不是说晚上出门就得打灯笼吗?”
这是法家。
 
盲人答曰:“想打就打,何必问何用?”
这是道家。
 
盲人答曰:“你猜。”
这是释家。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内容通过将盲人打灯笼的行为与不同思想流派的核心主张进行戏谑式对应,在文化解构层面制造了智识型幽默。借用儒家的利他主义、墨家的实用主义、法家的教条主义、道家的无为而治、释家的机锋问答等鲜明特征,既保持了各学派的核心辨识度,又通过日常化场景进行降维表达,形成认知反差。'你猜'作为释家回答尤其精准,既符合禅宗公案特征,又与当代网络用语形成跨时空呼应。知识门槛的存在限定了受众范围,但对具备基础传统文化认知的群体而言,多重解读空间带来的顿悟感与'梗文化'的嫁接方式,达成了严肃思想与通俗表达的平衡。
158
收藏
2022/07/30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