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生意人合伙在纽约开了一个店。店还没有开张。这天,他们正在店里布置。东西还没有准备齐全,只摆了几个架子。忙活了一阵之后,他们坐下来休息。
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我敢打赌,随时都会有游客从这儿经过,把脸贴在玻璃橱窗上,问我们在卖什么。”
果然,他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农村模样的乡下人走到玻璃橱窗前朝里窥视,并且用极重的乡村土音问道:“你们这儿卖什么?”
两个生意人相视一笑,其中一个说道:“噢,我们这儿卖傻瓜。”
乡下人听了之后不假思索地说道:“噢,我看你们的生意一定很火爆,你们只剩俩个没有卖掉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双层反转制造出人意料的效果:首先商人调侃顾客是购买傻瓜的潜在对象,而后乡下人用逆向思维将商品库存量与在场商人数量进行映射,形成自我指涉的讽刺。语言简洁的乡土方言与精英商人的都市场景碰撞产生荒诞感,利用‘卖傻瓜’的双关语义同时完成对商人自负心态的解构。结尾顾客将‘商品余量=2’与‘在场商人数量=2’划等号的逻辑跳跃,既符合‘预期违背’原则,又暗含‘买傻者实为卖傻者’的社会洞察,在冒犯边界内完成幽默攻击。
2024/09/28 03:54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