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要同学们做蛙跳。
老师:“以前受过伤的同学可以不用跳。”
 
A同学:“老师,我脚踝曾经断过。”
 
B同学:“老师,我手腕曾经断过。”
 
小明:“老师,我脐带断过。”
 
这次老师没有让小明滚出去,而是说道:“小明,你补跳一节课。”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笑话通过三重递进结构制造意外反转:前两位同学用肢体伤合理规避运动,小明突然抛出与运动无关的脐带断裂形成荒诞对比,既符合生物常识又突破常规思维。老师「补跳一节课」的反套路回应,将生理常识与体罚逻辑强行嫁接,形成双关笑点(脐带断裂暗合婴儿脱离母体后的首次「跳跃」)。该笑话题材覆盖全年龄段认知(脐带断裂是全民生命经验),用基础生理知识制造认知差,在安全范围内解构严肃课堂场景,结尾指令「补跳」将荒诞逻辑闭环,符合延迟领悟和强记忆度特征。
394
收藏
2024/09/27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