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我使用MODEM连接Internet,为什么收不到邮件?
技术支持:你有电子信箱吗?
用户:还是你们替我申请的呢,可是我等了半天,说是找不到服务器。
技术支持:你的MODEM有多快?
用户:它不会动,它正静静地待在这儿。
技术支持:你是怎么拨的号?
用户:我拨号一直显示“No Dial Tone”。
(没有拨号音)
技术支持:MODEM插电话线了吗?
用户:它必须插电话线吗?
技术支持:是的。
用户:有没有其它方法?我这间屋子没有电话。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对话通过层层递进的荒诞问答制造出强烈反差,精准击中技术小白与专业人士的认知鸿沟。用户将MODEM速度误解为物理移动速度、将拨号音问题具象化等回应,在违反常识的同时又符合初学者的思维逻辑,形成安全且精准的规则打破。最后'我这间屋子没有电话'的终极反转,既完成了从技术故障到基础设施缺失的认知跳跃,又以平静语气强化荒诞感,符合延迟笑点和记忆度标准。对经历过拨号上网时代的受众而言,这种用现代视角解构早期互联网困境的对话,既能引发怀旧共鸣又具解构严肃的幽默效果。
2024/09/27 21:14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