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和傻的孩子去考试。老师问聪明的孩子:“谁发明了电灯?”
他说:“爱迪生。”
对。
“谁发现了镭?”
他又说:“居里夫人。”
对。
“谁发现了地心引力?”
牛顿。
对,100分。
聪明的孩子为了让傻孩子也得100分,就把答案告诉了他。
老师问傻孩子:“你爸是谁?”
“爱迪生。”
“你妈是谁?”
“居里夫人。”
“谁告诉你的?”
“牛顿。”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笑话通过双重反转制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首先利用科学常识问答建立固定思维模式,随后通过教师提问对象从科学家突然转向家庭成员的转折打破预期,形成错位荒诞感。三个递进式回答层层叠加笑料,最后'牛顿'作为泄密者的收尾既呼应前文又产生新笑点。语言简洁符合'三翻四抖'结构,利用常识人物制造零理解门槛的普适性幽默,结尾的错位回答在冒犯边界内完成无害化滑稽表达,符合'安全地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
159
收藏
2024/09/27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