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年)作起诗来没完没了,从不知厌倦,可他十分憎恶任何无聊的应酬和闲扯。
 
在一次社交聚会上,一位先生很不知趣地就勃朗宁的作品向他提了许多问题。勃朗宁既看不出问题的价值,也不知道他到底用意何在,便觉得十分地不耐烦,决定一走了之。
 
于是,他很有礼貌地对那人说:“请原谅,亲爱的先生,我独占了你那么多时间。”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故事通过罗伯特·勃朗宁在社交场合中巧妙运用反讽制造了幽默效果。他以表面礼貌的道歉('我独占了你那么多时间')实则暗讽对方占用自己时间,形成了语言反转和预期违背,符合'意外与反转'标准中的'反套路'技巧。同时,这种对社交尴尬场景的精准捕捉('憎恶无聊应酬')能引发听众对类似场景的共鸣,符合'共鸣与普适性'中的'情感联结'。但笑点依赖对'反客为主'逻辑的瞬间领悟,部分受众可能需要反应时间,且缺乏肢体表演或时代元素加持,导致冲击力稍弱。
257
收藏
2024/09/27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