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考试考语文,我的同桌在默词的时候突然灵感来了~ 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要求补后句,他补了句:恰似一道红卷上留(原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老师毫不客气地在卷上打了个X~ 他还沾沾自喜说:“原来我的灵感好灵的!”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考试场景中常见的默写错误制造反差,利用‘红卷’与‘春水’的视觉色彩错位形成双关,既保留了原诗韵律又嫁接考场元素。学生将老师批改的红叉卷面与诗句‘一江春水’进行意象偷换,在‘流’与‘留’的谐音中完成对学习挫折的荒诞化解构。沾沾自喜的结尾形成认知反差,既符合学生群体对考试失误的集体记忆,又以自嘲方式消解严肃教育场景的压力,符合‘安全打破规则’的幽默核心。但谐音梗与诗词改编的创意在近年网络段子中已有较多类似表达,惊喜阈值稍显不足。
209
收藏
2024/09/28 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