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生物老师问:“没有尾巴的是什么熊?”
某生说:“无尾熊。”
老师问:“没有脖子的是什么熊?”
某生说:“无脖熊。”
老师再问:“没鸡鸡的是什么熊?”
某生答:“无鸟熊。”
老师:“错!”
某生再答:“嗯~~~无鸡熊。”
老师:“错!唉……是母熊嘛!……现在的小孩……!!”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师生问答模式构建谐音梗,前两次铺垫形成惯性思维,第三次用‘没鸡鸡’制造性别双关打破预期,结尾‘母熊’答案完成反转。利用‘无尾熊’现实动物名词建立逻辑,再用‘无脖熊’荒诞化延续套路,最后用生殖器相关词汇形成禁忌突破,符合‘安全地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但存在两点削弱效果:1.生殖器指代稍显低龄化屎尿屁风格,成年受众可能觉得幼稚;2.老师最后‘现在的小孩’吐槽存在说教感,破坏荒诞氛围。整体在语言节奏把控和反转设计上达到基本喜剧效果,但冒犯边界把控与文化沉淀稍显不足。
2024/09/27 22:21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