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村里的大人逗小孩。小孩拿一饼被一老汉看见,老汉想吃,跟小孩要,小孩不给,于是他就说:“你拿来,爷爷给你咬个马。”然后一个饼就有了马的形状。
 
“你高考多少分?”
“满分750考了730。”
“怎么考的?”
“作文不写完就行了啊。”
“那你是不是你们省的状元?”
“不是,是我媳妇。”
“她多少?”
“600。”
“比你低啊!”
“她爸是市长。”
 
高中时,一二货吃辣条,似乎挺辣的,只见他伸个舌头,在那里,丝哈,丝哈,不料他突来一句:“辣的屁眼疼。”我们一干人眼神复杂地看着他那红红的嘴……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内容通过多重反转制造荒诞感,符合幽默结构。高考段子通过状元身份转移(从自己到妻子)和市长父亲两个转折点,暗讽社会潜规则与裙带关系,形成预期违背;吃辣条段落用身体部位错位(红嘴与屁眼疼痛的联想)制造语言双关的滑稽效果,但部分表达稍显粗俗降低了普适性。整体在讽刺深度与意外性层面达到平衡,但文化门槛和冒犯边界控制稍弱,导致笑点存在选择性。
287
收藏
2024/10/03 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