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可我还没发怒,这已经很君子了。
 
2.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
 
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喜欢钱,所以拿走你的钱,这是很有道理的!
 
4.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来到了这里,那么就安葬在这里吧。
 
5.子不语怪、力、乱、神。
 
夫子不想说话,施展起怪力将人打的神志不清。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正当的钱财,对我来说犹如浮云一般多。
 
7.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听到我来了,今晚你就得死。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三个人,只要其中有一个是我,战力就相当于一个师。
 
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但凡打架,只要犹豫,对面便站起来了。不犹豫便能直接将对面打废。
 
10.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
 
孔子去东边打架,小孩在讨论和孔子打架的人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你父母在我手里,你跑不了的,就算你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12.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件事的主谋,已经被我打的绝后了。
 
13.鬼神敬而远之。
 
孔子一旦发威,连鬼神见了都得敬畏的远离他!
 
14.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力量不如我的人,在道上就只能被我打废。
 
15.不耻下问
 
看到我不自愧者,你就去下面问问。
 
16.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不改认我当父亲的习惯,可以算作孝了。
 
17.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把人达到濒死,说的话就好听了。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少知道,知道吗?
 
19.有教无类
 
我在教你做事情,不管是是什么人。
 
20:仁义
 
其实这两个字是象形字,没那么复杂。仁,字形是一个人,一个二,意思是把人砍成两半的技巧。义,是把别人的头锤到胸腔里的力量。
君子干架的时候不要废话直接动手
21: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想把谁砍成两半,就能把谁砍成两半
 
22:君子不器
 
真正的君子打人是不屑于用武器的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回顾自己当年的战绩,又有了新的感悟,现在我一个人相当于一个师
 
24: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干架的时候不要废话直接动手
25:有教无类
 
我在教你做事,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人
 
26:巧言令色,鲜矣仁
 
用花言巧语,去讨好别人(而不去强大自身的人),像这种人永远学不会“仁”的技术的。
 
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边说,找死的人就像这奔流而去的和水一样,不分昼夜的来送死
 
28:颜渊丧,子曰,噫,天丧予
 
孔子的弟子颜渊死了,孔子说,噫?天帝是不想活了吗?
 
29:言必信,行必果
 
我不管说什么你一定要信,不然我就用行动让你没有好果子吃
 
30: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孔子说,(镐京)学诗经的那三百个人,我一句话就能镇住他们,没有一个人敢有异心
 
31:不学礼,无以立
 
不好好学习礼仪来尊重我,我就会打到你站不起来
 
32: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我想要用这头牛的角它居然不给我,于是我就用拔山举鼎的神力硬薅下来
 
3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不教学生武艺战斗是不行的,那就等于放弃他们
 
34: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不管多么嚣张的)人在快被我打死的时候,也都会好好跟我说话
 
3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熟练使用“义”技,小人只会依赖于利器
 
3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让你知道的你才知道,没让你知道的你就不能知道,懂了吗?
 
37:吾未见刚者
 
我还没见过在我面前还嘴硬的人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内容通过暴力化曲解《论语》经典语句制造反差,利用文化符号的颠覆性重构触发荒诞感。谐音梗(如'取之有道'解为'抢钱有理')与暴力解读('君子不重则不威'转化为殴打技巧)形成双重意外,符合'安全打破规则'的幽默内核。对文言文的粗野解构既满足受众对经典消解的心理预期,又以'知识门槛'过滤出熟悉原文的特定群体,强化了圈层共鸣。部分段子存在重复套路导致边际效应递减,但整体通过密集的语言暴力和逻辑崩塌持续制造荒诞冲击,符合'压力释放'与'荒诞解构'的幽默机制。
41
收藏
2023/10/03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