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先生很为他的小儿子骄傲。
 
有一次,他跟一位客人谈起他的小儿子有多么聪明。
“这孩子才两岁,”他对客人说,“可什么动物他都认识,长大了一定是个了不起的生物学家。来,我叫他认给你看看。”
 
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生物书,放在孩子膝盖上,然后翻开书,指着一张长颈鹿的画,问道:“这是什么,宝贝?”
“马。”
布朗先生又指着一只老虎,问孩子那是什么。
“猫咪。”
接着父亲又指着一只狮子,问儿子是什么。
“狗。”
于是布朗先生又指着一只黑猩猩。
宝贝高兴地喊道:“是爸爸!”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多重反转制造幽默效果,首先铺垫父亲对孩子认知能力的过度自信,随后连续三次动物误认形成期待落差,最终以黑猩猩与'爸爸'的荒诞关联引爆笑点。结尾巧妙利用婴儿视角解构成人权威,既暗含对家长虚荣心的温和讽刺,又通过'黑猩猩=爸爸'的童言无忌达成安全冒犯。重复结构强化喜剧节奏,动物认知错误链(马→猫咪→狗)与黑猩猩的转折形成递进式荒诞,符合儿童认知偏差的真实性,容易引发亲子教育场景的普遍共鸣。
339
收藏
2024/09/29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