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的旧社会资本家
旧中国资本家剥削工人手段种种延长劳动日旧中国资本家延长劳动日

万恶的旧社会资本家

旧中国资本家剥削工人手段种种

延长劳动日

旧中国资本家延长劳动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下列几种:

1. 强迫工人加班加点

1938年夏季,上海纱厂每周168小时内,长日工要做到99小时,平均每日要做14小时。当时在日本工厂的工时普遍都是14-16小时,而铁路工人的工作时间则16-18小时。

2. 用增加工资或加班费等引诱工人加班加点

如上海棉纺织业“长日工”有时加班做夜工,就是下午六点放工以后,再做上四、五个钟头到晚上九、十点钟放工,工资照钟点算,但也只能多得几分,至多不过一、二角钱。沪西新裕纱厂的方法更是巧妙。厂方规定:礼拜天早晨十点放工,下午两点半钟上夜工;上工最早的一组工人可以得到赏钱。这样,各组女工就争相早来,最早的上午九点就进工厂,十点放工的一出去,她们接着就做,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六点钟出厂。为了几角钱,整整地做20小时,但除了最早开车的一组几个人外,大多数工人都得不到赏钱。

3. 用年终分红等欺骗手段要职工拼命干活

如北京瑞蚨祥绸布皮货商店东号资方用年终分红的方法来骗诱店员开展业务比赛,使店员每天工作达到15小时以上,因此每天都有人累病了。而到年终,资方用种种借口只发极少的奖金,或加一点工资。
万恶的旧社会资本家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张图片之所以幽默好笑,是因为它呈现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和讽刺效果。图片内容是一篇严肃的、带有政治批判色彩的文章,标题为“旧中国资本家剥削工人手段种种”,列举了资本家如何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工资或加班费等方式来压榨工人。文章用正式、刻板的语言描述了资本家的“恶劣手段”,比如强迫工人加班、利用年终分红等手段诱使工人超时工作。 然而,图片下方补充的文字“万恶的旧社会资本家”却以一种极其夸张、戏谑的语气,将这种历史批判变成了网络流行语式的吐槽。这种语言风格与原文的严肃性形成了巨大反差,仿佛是在一本正经地讲历史,结果突然被一句网络梗打断,让人忍俊不禁。 更搞笑的是,这种“万恶的旧社会资本家”的说法本身带有一种过度简化和标签化的意味,像是在模仿某些短视频或社交媒体上常见的“魔性配音”或“鬼畜视频”风格,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化成一句口号式的嘲讽。这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感觉,正是其幽默的核心所在。 此外,文章中提到的具体数字(如“每周168小时”、“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本身就极具荒诞性,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但作者却用非常认真的语气陈述,进一步增强了讽刺效果。而“年终分红”这种现代企业常用的激励手段,被用来形容旧社会的剥削方式,也显得滑稽可笑,仿佛是把现代职场黑话套用到了历史场景中。 总之,这张图片的幽默感来源于:严肃文本与戏谑评论的强烈反差、对历史事件的夸张化处理、以及现代网络语言与历史题材的错位结合。它不是单纯的好笑,而是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黑色幽默,让人在笑的同时也忍不住思考背后的现实问题。 该图片内容涉及对中国近代历史中资本家与工人关系的讽刺性讨论,结合了当前网络流行的黑色幽默和‘鬼畜’视频文化,反映了当代网民对职场过劳、996工作制等现实问题的情绪投射。通过将现代职场现象嫁接至历史语境,形成反差式批判,呼应了近年来关于劳动权益的社会话题。
53
收藏
2024/10/31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