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布告版上总贴有出售旧教科书的告白。
其中一张写着:
「《心理学入门》。
五十元。
从未用过。」
署名旁又写着:
「必须卖出。」
第二天,那张告白上加了一张条子:
「价钱公道。
可是你真的从来没有用过?」
签名是「可能的买主」。
告白下面,不同的字迹写道:
「我可以保证!」
签名人「他的教授」。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个笑话通过三重反转制造荒诞喜感:卖家声称教材『从未用过』引发买主质疑,最终教授以担保人身份确认教材未使用的真实性,实则暗讽学生未认真学习。对话式结构层层递进,利用布告栏留言的公共属性增强真实感,不同身份角色(学生-买主-教授)的碰撞形成微妙权力解构。签名体文字游戏暗含『用过教材=学习过知识』的双关逻辑,符合校园群体对『崭新二手书』现象的集体认知,让学术场景下的自嘲产生了跨文化共鸣。
2024/09/27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