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试卷透心凉,一紧张.公式忘.似曾相识、解法却不详.向量几何两茫茫.看数列,泪千行. 两小时后出考场.见同窗.共悲伤.如此成绩、无脸见爹娘.待到老师发卷日.去坟场.饮砒霜......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首改编自苏轼《江城子》的考试版打油诗,通过古典词牌与当代学生困境的荒诞结合制造强烈反差,押韵工整且用词夸张(如“饮砒霜”)形成喜剧张力。其核心共鸣点在于精准捕捉学生考试焦虑的集体记忆,公式遗忘、解题无力的细节真实可感,而将成绩差的结果戏剧化推至坟场自尽的极端结局,既符合“安全打破规则”的幽默机制(现实中无人当真),又以文学戏谑消解了严肃压力。语言层面巧妙化用古诗词结构达成双关幽默,使听众在文化错位中产生意外笑点,同时避免了直接冒犯特定群体。
2022/07/30 13:42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