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教读小学三年级的妹妹英语。
 
我跟她说:“企鹅的英文名是 penguin。”
 
她想了半天之后,问我:“不对呀!”
 
我说哪里不对了?她继续说:“企鹅的英文名不是 QQ 吗?”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笑话通过儿童天真的逻辑错位制造幽默效果,符合‘意外与反转’和‘共鸣与普适性’标准。妹妹将企鹅英文名penguin误认为QQ(腾讯标志为企鹅),既利用了中国互联网用户对QQ企鹅形象的共同认知,又通过‘语言技巧’中的谐音双关(penguin与QQ品牌形象关联)制造反差。小学生的知识盲区与成年人的常识形成错位,既无害又突显童趣,符合‘冒犯边界’的平衡。结尾的认知冲突让听众需要短暂反应时间才能理解笑点,具备‘延迟笑点’特质,且易于传播。但受限于需要特定文化背景(需知晓QQ品牌形象),部分海外受众可能难以共鸣。
142
收藏
2024/10/04 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