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和民工的区别!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
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他妈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
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皂盒自然会被吹走。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博士后的复杂解决方案与民工简单粗暴方法的强烈对比,制造了荒诞的反差感。故事利用社会阶层认知差异(精英科研团队VS乡镇企业小工)和资源投入悬殊(几十万经费VS一台电风扇)构建双线叙事,暗合大众对形式主义科研的戏谑心理。空香皂盒检测难题被电风扇物理破解的结局,既违背技术攻关的常规预期,又符合生活常识逻辑,在冒犯知识精英与赞扬民间智慧间取得平衡。工业场景的普适性和职场权力关系(老板威胁式指令)增强了代入感,结尾机械手与电风扇的意象对比形成延迟记忆点,符合技术型冷笑话的传播特性。
2024/09/29 03:38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