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二胡声,一位路过的妇女突然停住了脚步。
 
不一会儿工夫,她听着听着竟然哭泣起来。
 
听到那位妇女的哭泣声,拉二胡的人问:“你为什么哭泣?”
 
那位妇女说:“你的二胡声让我想起了死去的丈夫。”
 
拉二胡的继续问道:“你丈夫原来也是拉二胡的?”
 
那位妇女摇头说:“不。他是个木匠,经常拉大锯。”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双关语制造了巧妙的意外反转。'拉二胡'与木匠'拉大锯'形成动作表象相似但实质荒诞的对比,利用'拉'字的多重含义打破常规联想。哭泣的情感铺垫与结尾的职业错位形成反差,既符合'预期违背'的幽默机制,又通过'拉'字谐音完成语言技巧上的突转。其笑点建立在对'拉'字动作的物理共性认知上,无需专业知识即可理解,具有普适性。但木匠职业与二胡的关联性较弱,部分受众可能需要短暂反应时间才能捕捉谐音梗,导致延迟笑点的效果。整体在语言简洁度、反转力度上表现良好,但文化共鸣深度稍显不足。
224
收藏
2022/05/03 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