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某人入室盗窃,刚进屋,女主人回来了。他躲到床下,还是被发现,遂暴力抗拒抓捕出逃,被抓。
该情形依法应定入室抢劫,至少判十年。
后来,他找到一个学法律的人,分别给他讲了盗窃罪、抢劫罪、强奸罪的定罪及量刑。结果他改了口供,称当时入室是想强奸,最后以强奸未遂,初审判了三年,因为强奸罪与入不入室无关。
再后来,这小子又找到某刑法博士。博士告诉他,应该这样讲:当你想强奸时,发现该女奇丑无比,便逃跑。最后就可以被认定强奸中止,因无损害后果,就可能免于刑事处罚。
再后来,他找了一个刑法学博士后。博士后教他这样说:他看上了这家男主人,想强暴他,没想到女主人先回来了。因为刑法没有规定强奸男人属于犯罪,这小子二审被无罪释放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多层法律漏洞的递进式反转制造荒诞感,精准踩中‘知识改变命运’的黑色幽默内核。首次从盗窃罪到强奸未遂的罪名转换已形成预期违背,后续刑法博士引入‘犯罪中止’、博士后利用‘男性被强奸无法可依’的空子,三次升级实现认知颠覆。以司法体系漏洞为讽刺对象,在冒犯边界上保持安全距离(未攻击具体群体),同时‘男主人强暴’的终极反转突破常规伦理框架,形成延迟笑点的后效。法律术语的戏谑化运用既满足知识门槛带来的优越感,又通过极端案例解构严肃议题,符合压力释放机制。但部分受众可能因涉及性犯罪议题产生不适,略微影响普适性。
2024/10/03 02:05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