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第一次打的,
 
“师傅,到……学校多少钱?”
 
“5块”
 
“嗯……那我们两个8块行吗?”
 
师傅一脸崇拜地看着我,(现在想想是看傻逼一样)说:“可以,可以。”
 
然后我和同学就很高兴地坐上了车。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生活化的打车场景引发普遍共鸣,学生群体对价格谈判的尴尬经历容易产生代入感。核心笑点在于乘客反向砍价的荒诞逻辑(5元/人砍成8元/两人),形成数学常识与行为逻辑的双重反转。师傅‘崇拜眼神’的错位描写与括号内真相补叙形成二次解构,利用时间差制造延迟笑点。语言简洁明快,用‘现在想想’实现自我吐槽,在自嘲中消解尴尬情绪。但受限于单线叙事,缺乏层次递进,且数学梗存在部分受众需要短暂反应的门槛。
169
收藏
2024/09/27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