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去黑板上,用200×3/5=150编一道应用题。
然后我写到:我一天吃200个馒头,我同桌一天吃的馒头数是我3/5,问我同桌一天吃多少个馒头?
老师看我做完没说话,直接在黑板上写了八个大字:“一对饭桶,撑死你俩。”
我现在想说老师,俺吃的是旺仔小馒头!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段子通过三个层次制造幽默效果:首先用200个馒头的夸张数字制造荒诞感,随后老师'饭桶'的毒舌点评形成预期违背,最后'旺仔小馒头'的反转既消解了逻辑矛盾又形成双关笑点。核心在于将数学题具象化为可笑的进食场景,利用儿童视角与成人认知偏差(普通馒头VS迷你零食)制造信息差,同时完成对教师刻板印象的温和解构。结尾延迟解释的'后知后觉'式幽默增强了分享欲,生活化的校园场景也容易引发广泛共鸣。
2024/09/27 14:21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