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生意兴隆的咖啡厅旁,有一个公用电话亭,我经常要去那儿打电话。
 
所以当这部电话损坏时,我感到很不方便。尽管一再要求电话局派人修理,可得到的仍只是许诺。
 
几天以后,有人与电话局联系说,再不用急着派人来了,电话已经修好,唯一不行的是每打完一次电话,塞进去的硬币总是如数跳出来。
 
还没一个小时,就见一个修理工匆匆赶到。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巧妙的反转讽刺官僚机构的效率问题,符合幽默的多重标准。首先利用硬币跳出的反常现象制造预期违背(标准2),当人们以为电话故障未解决时,实则暗示电话局因利益受损才行动,形成对公共服务机构唯利是图的辛辣讽刺(标准4)。语言简洁且递进合理(标准3),从报修推诿到硬币故障的因果关系转折自然,结尾修理工匆忙赶到的画面与前期拖延形成强烈对比(标准2)。社会洞察层面精准击中公共服务痛点(标准4),使用硬币机制这个具象载体降低理解门槛(标准8),同时荒诞解构严肃的社会问题(标准7)。延迟笑点在于需要观众自行补完“电话局怕收不到钱才积极修理”的逻辑链条(标准9),属于需要半秒思考的智慧型幽默。
378
收藏
2024/09/27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