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为什么说屈原是伟大的人物?
 
网友甲:因为他为我们争取了三天假期。
 
网友乙:像屈原这样的伟人,至少应该放30天假来纪念他。
 
 
2、同是伟人,马克思走了,给我们留下背到口吐白沫的马克思主义和默到手长老茧的论文试题。屈原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3天假期…
 
还是中国人心疼中国人啊!
 
 
3、为什么屈原要在端午节那天死了?
 
因为他害怕第二天要高考。文综不会,理综不会,数学英语不会,唯一语文有点把握,但写作文又规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内容通过将历史人物与现代生活压力(假期制度、高考焦虑)进行荒诞对比制造笑点,利用‘三天假期’‘背到口吐白沫’‘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等极具时代特征的表达引发共鸣。屈原与马克思的对比既形成文化张力又暗含‘中国人心疼中国人’的集体自嘲,符合安全打破规则原则。高考恐惧的设定精准戳中学生群体痛点,而‘30天假’‘手长老茧’等夸张手法强化了荒诞感。三个段子形成递进效应,从假期调侃延伸到教育制度解构,最后用‘害怕高考’的猝死理由完成反转闭环,兼具情感释放与社会洞察。
391
收藏
2024/09/27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