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超市看到一个年轻妹子,朋友捅捅我:“你看,那里有一枚少女。”
我说:“少女的量词怎么是枚?”
朋友说:“感觉很精致不是吗?少女本就是精致的生物呀。”
我茅塞顿开,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不久朋友又捅捅我:“你看,那里有一坨妇女。”
2、我:这风好大啊!
老爸:嗯,外边的树都刮倒了。
我:看谁家的灯笼都刮跑了呵呵。
老爸:哎!不对啊!我们咋能看到外边啊!?!?
我:Cao!咱家门呢?!?!
3、化学课,讲到有机合成,教授对学生说:“这里需要用到一种试剂。”
学生问:“什么试剂?”
教授说:“是一类有机碱,季铵碱。”
学生又问了一遍:“什么碱?”
教授复述说:“季——铵——碱。”
学生怒道:“就你懂拼音!”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三则笑话均通过语言双关和场景反转制造幽默。第一则利用量词错位(枚/坨)形成精致与粗鄙的对比,暗含年龄焦虑的社会洞察;第二则通过父子日常对话层层铺垫,最终发现家门被刮跑的反转极具荒诞感;第三则借'季铵碱'与'jī àn jiǎn'的拼音误会,在师生严肃对话中插入谐音梗,符合'安全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三则笑话均控制在50字内完成起承转合,语言简洁节奏明快,且第二、三则具备延迟领悟效果(需半秒反应谐音梗和家门消失的荒谬),符合高分享欲特质。
2024/09/27 12:01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