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班时,大纲在一家晚报上读到一篇纪实文章。
文章的大意是一位女士因经常搜查自己老公的衣袋,看有没有偷藏私房钱,老公一气之下与她离了婚。
大纲看后,感觉文中的女主人与自己的妻子竟是如此相似。于是,他就把那篇文章剪了下来,并放进自己的衣袋里,想让妻子发现后有所收敛,别对自己的零花钱抠那么死。
今天大纲刚进办公室,同事见他鼻青眼肿的,就关切地询问他出了啥事。大纲一声长叹:“唉,都是这篇文章惹的祸!”说着,他从衣袋里掏出昨天他剪下的那篇文章…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夫妻日常博弈的场景引发普遍共鸣,利用双重反转制造意外效果:第一次反转是丈夫试图用文章警示妻子却遭暴力回应,第二次反转是丈夫展示文章时暗示自己遭遇与文中男子相反的结局(未离婚却挨揍)。故事结构完整铺垫自然,衣袋作为贯穿道具形成闭环,鼻青脸肿的具象化描写增强画面荒诞感,符合通过夸张对比释放压力的幽默机制。既讽刺了婚姻中的控制欲问题,又保持了安全边界未涉及敏感攻击。但笑点冲击力受限于文字载体的表演缺失,且家庭矛盾题材属于常见喜剧类型,在创新性上有所减分。
2022/08/10 13:0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