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莱克喜爱猎熊,可偏偏视力又不大好,曾几次差点把人当熊来猎击。
 
这天,动身去猎熊前,他的朋友怕他故伎重演,就找了张白纸,写上“我不是熊”几个斗大的字,贴在自己的背上。可狩猎才开始不一会儿,布莱克就打中了这位朋友的帽子。
 
“难道你没看见我背后有字吗?”又气又怕的朋友喊道。
 
“不,看倒是看见了,”布莱克应道,又凑近仔细看了看,尔后连连道歉道:“唉,实在对不起,我没有看清这句话里的那个‘不’字。”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笑话通过视力障碍与文字游戏制造双重反转,符合幽默的多重标准。朋友用'我不是熊'纸条预防误伤的行为本身已形成荒诞铺垫,而布莱克'没看清不字'的回应既呼应了其视力缺陷的设定,又利用否定词的视觉消失完成逻辑跳跃,形成语言双关的意外笑点。该笑料在2秒内完成从铺垫(纸条护体)到转折(击中帽子)再到爆点(漏看'不'字)的三段式结构,节奏紧凑且递进合理。文字游戏突破常规思维定式(人们默认会阅读完整句子而非漏字),在冒犯边界上通过自嘲视力问题而非攻击他人维持安全幽默。'没看清否定词'的错位感具有普适性,不同文化群体都能理解误读文字的窘境,而猎熊场景的非常规性又赋予故事新鲜感。
376
收藏
2024/10/01 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