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刚上六年级,某天我放学晚了,他来找我一起回家。忽然,他看着我们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大叫一声:“妈呀,哥,你们学英语怎么还写板书呢,这啥呀,我咋都看不懂!”
默默收拾书包的我长叹一声:“弟弟,这是化学。”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六年级学生对学科认知偏差制造反差萌点,弟弟将化学符号误判为英语的童稚视角天然带有喜剧张力。"妈呀"的夸张语气与哥哥无奈叹息形成情绪对冲,暗含对义务教育阶段知识断层现象的温和调侃。误解类笑料规避了冒犯风险,化学公式与英语板书在外观上的相似性提供了视觉联想空间,符合青少年群体校园生活共鸣。但化学符号需拉丁字母基础认知,存在轻微知识门槛,且学科误判属于常见喜剧套路,导致惊喜阈值稍显不足。
2023/06/01 08:0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