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大家家里都开始流行买电脑了(99年)。
同学里居然有从来没用过电脑的同学,家里比较有钱,买了台当时比较高端的电脑,一堆同学去他就玩极品 飞车。
玩到该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准备出门了。
该同学说:哎呀电脑还没有关,于是把电脑显示器电源一按,插头一拔出门了。
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大家都被雷的原地不动瞪着他…
2.三年前,打开QQ,选择上线,会弹出N个窗口,聊的不亦乐乎; 两年前,打开QQ,选择隐身,偶尔弹出几个窗口,聊来不过几句; 一年前,打开QQ,选择上线,期待着弹出窗口,结果却只有期待; 现在,偶而打开QQ,小心隐身上线,心中百无聊赖。
你是这样吗?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第一个故事通过99年电脑刚普及时代背景,精准捕捉到青少年面对新科技时的认知断层,显示器关机动作与主机运行状态的反差制造强烈荒诞感,符合'意外与反转'原则。同学拔显示器插头的动作既呈现时代特征又暗含阶级差异(有钱但不懂技术),'被雷得原地不动'的集体反应增强画面感,容易引发80后群体共鸣。第二个QQ状态变迁的排比段落在情感联结上成功唤起一代人的社交孤独感,但缺乏明确笑点,更多是感慨而非幽默,因此整体幽默得分主要来自第一个故事的完整喜剧冲突。
2024/09/27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