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长得很成熟,结果引起了不少笑话。
 
我第一天去大学报到,我爸送我,我同学进宿舍,居然不知道谁是家长,是谁送谁。
 
走在校园里,有个人问我学校的教学楼怎么走。我第一天来这里,自己东南西北还不知道呢,只好说不知,结果那人说:“你不是这儿的老师吗?”
 
那天周末,我看见学校门口有人在摆摊做家教,正想过去打个招呼,一个mm迎上前来:“叔叔,想给你孩子请家教啊?”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内容通过三次身份误判的递进式尴尬场景,精准触达大学生和职场新人群体对外貌焦虑的共鸣点。用‘同学分不清父子身份’‘新生被当老师’‘学生被喊叔叔’三重错位,形成荒诞叠加效应。每个场景都利用年龄与身份的强烈反差制造意外感,特别是收尾处‘摆摊家教误认家长’的反转,既符合校园场景又暗合社会对补习班家长的刻板印象。语言采用白描手法,通过‘东南西北都不知道’‘正想过去打招呼’等细节增强代入感,最后用mm的称呼‘叔叔’达成暴击式笑点。在冒犯边界上,用自嘲方式消解攻击性,符合安全破规则原则。延迟笑点体现在听众会联想到更多类似社会误判场景,具有较强传播性。
146
收藏
2022/04/01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