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手拿一副画,“请大家根据画的内容起个名字”
 
 
众人思考良久,不语。
 
“牛吃草嘛。”
 
“那草呢?”
 
“被牛吃了嘛。”
 
“牛呢?”
 
“笨蛋,草吃完了,牛还不走?”
 
众人晕,一张白纸。
 
某君又拿起另一副…
 
,“此为美女走光图。”
 
“那美女呢?”
 
“走光了嘛”
 
 
众人再晕,沙滩上一行脚印。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两次利用文字游戏和空白画面的反差制造幽默效果。第一次以‘牛吃草’的消失逻辑将白纸合理化,通过问答逐步解构画面内容,利用‘被吃光’的荒谬逻辑打破听众对具象绘画的预期;第二次‘美女走光图’则巧妙运用‘走光’一词的双关含义(既指衣物不整也指人离开),配合沙滩脚印的画面留白,形成语义与视觉的双重反转。两次套路重复但保持节奏感,语言简洁且暗含对‘命题作画’现象的调侃,符合大众对谐音梗和反套路幽默的接受度,虽因结构重复稍减惊喜感,但双关语与画面解构的配合仍达到有效笑果。
350
收藏
2024/09/27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