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片的幽默之处在于它利用了汉字的结构和人们的阅读习惯来制造一种视觉上的错觉。
首先,图片中的文字“想班”和“那壮”并不是标准的汉字,而是由多个汉字部件(也称为偏旁部首)组合而成的非规范字。这些部件本身是常见的汉字组成部分,因此即使它们组合在一起不构成实际存在的汉字,人们仍然能够辨认出这些部件。
其次,图片上方的文字说明“虽然每个都不是字 但我怎么每个都看得懂”进一步增强了这种错觉的效果。这句话暗示观众,尽管这些组合并不是真正的汉字,但因为每个部件都是熟悉的,所以看起来像是可以理解的字。
这种幽默感来源于观众在看到这些非规范字时的困惑和随后的恍然大悟。观众会发现自己能够“读懂”这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字,这种认知上的矛盾产生了喜剧效果。同时,这也反映了汉字构造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使得这种创意组合既有趣又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