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一次数学老师正在认真地讲题,小明弯下身子捡书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音。
老师抬起头厉声责问:“是谁把桌子碰响的?”
小明战战兢兢地站起来:“报告老师……是无意中碰到的。”
老师勃然大怒:“吴易忠,给我站起来!”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谐音梗制造意外反转,符合'预期违背'和'反转力度'标准。场景设定在课堂场景具有强共鸣性,'老师将学生辩解的无意中碰听成姓名吴易忠'的错位感精准踩中校园集体记忆,同时利用权力错位(老师天然具备点名权)增强荒诞效果。语言简洁无冗余铺垫,从'碰响桌子'到'勃然大怒'仅用四句话完成三翻四抖结构,且'吴易忠'作为虚构人名既规避现实冒犯又保留足够真实感,在安全范围内完成规则突破。但受限于单层反转结构,缺乏叠加笑点和延迟回味空间,故未达更高分数。
2023/06/01 08:0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