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时,我们教官特逗,两个门牙全掉了。一次我们歌唱比赛,上面报幕:下一首,“哭沙”。
教官嘟囔:“哭啥?”
过一会又报幕:“同一首歌”。
教官又不解:“还唱一遍?”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段子通过教官发音缺失引发的双重误解制造笑点,首先将'哭沙'听成'哭啥'产生荒诞发问,随后对'同一首歌'报幕产生'重复演唱'的二次误解形成递进笑点。语音歧义产生的认知错位既符合军训场景的真实性(缺牙导致发音不清),又通过两次反转突破听众预期,双关语与重复结构形成叠加效应。自嘲式呈现教官形象避免冒犯,军训集体记忆引发群体共鸣,短平快的节奏符合口语传播特性,延迟理解的'哭啥'谐音梗和教官呆萌反应易激发复述欲。
2022/08/03 04:07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