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别人说吃豆子可通气。”
医生:“放屁吗?”
病人:“不放,总打嗝。”
医生:“可能是屁迷路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医患对话制造反差萌,利用‘通气’的双关含义(肠道排气/呼吸道呼吸)埋下伏笔。医生用‘放屁吗?’直白破题形成第一次反差,患者‘总打嗝’的回答将生理现象引向荒诞路径,最终‘屁迷路了’以拟人化手法将消化道气体拟作路痴,将严肃医疗咨询解构成卡通画面。该笑点同时具备生活共鸣(豆类易产气)、语言双关(通气)、意外转折(迷路归因)三重幽默机制,符合‘安全打破规则’原则,既未冒犯医患关系又精准击中人类对排泄话题的原始笑觉神经。
2024/09/27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