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善捡便宜货。
一次他看中一个花瓶,一问卖价太贵,钱不够。他马上回去找了五六个朋友,把他的愿望告诉他们,大家很快想出一个办法:先由一个人进店,比标价略低还一个价,买不下就出来;隔不多久,另一个人进去,还价比前一个还低。就这样,依次下来,末一个把价砍到最低。
最后,巴尔扎克再亲自前去,还价比前面两三个人还的价略高一些。结果,巴尔扎克竟按他希望的价格买到了这只花瓶。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故事展现了巴尔扎克运用群体心理战术的机智,在砍价策略的层层铺垫中制造了商业博弈的荒诞感,符合「社会洞察」中精准吐槽砍价文化的标准。但缺乏语言双关、肢体表演等增强剂,砍价模式重复却未形成递进笑点,且依赖读者对19世纪法国物价体系的想象,在「共鸣与普适性」上存在文化隔阂。结尾虽符合商业逻辑却缺少真正反转,导致惊喜阈值不足,属于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才能会心一笑的冷知识型幽默。
2024/09/29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