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一家酒店见客户,见大厅有台新机器,写着:消毒洗手机。
我想也没想,掏出手机就洗了——洗得还真干净。
然后,手机就不能打了。
晚上看电视,新闻里说,某酒店一位客人用洗手机把手机洗了。于是,酒店方把消毒洗手机改叫洗手消毒机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语言歧义制造认知错位产生幽默效果。'消毒洗手机'一词天然存在洗手/洗手机的解读空间,符合大众对汉语词组结构的多义性认知。行为逻辑的荒诞性(真的洗手机)与结果(手机报废)形成反差,结尾新闻播报的二次反转既呼应了现实中的标识优化现象,又通过酒店改名行为强化了语言误解的滑稽本质。该段子规避了敏感话题,利用生活场景引发普遍共鸣,且延迟笑点的设计(观众需在'洗手消毒机'处二次反应)增强了传播力。
2022/07/30 09:08


粤ICP备2023068874号

